踏青古时叫“探春”“寻春”等,也称“踏春”。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来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。
春阳照临,春雨飞洒,青柳垂条。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,人们用“插柳”以绿化成荫、预报天气、辟邪等。
清明放风筝也是非常流行的习俗。古人清明放风筝有祛除湿气、消灾解难之意。人们把疾病苦难写到风筝上放飞,再剪断风筝线,寓意疾病苦难一起飘走,寄托对生活的美好向往。
荡秋千也是清明节不可缺少的活动,开始流行于南北朝,最早叫“千秋”,后为避讳改为“秋千”。古时多用树桠枝为架,再栓上彩带做成。唐代时已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。